定時拍攝
這種方式雖然快門時間短(快門時間≤ 30s)
但可以透過後製進行多張疊圖
優點
- 減輕長曝光的熱噪點問題:
一般相機預設最長的曝光時間最多30s
當然也有其他相機是內建可以超過30s
但就不在我這段說明範圍 - 可以不理會相機
設定開始後,你可以當作沒這台相機一樣,等待拍完後收割 - 避開突如其來的強光
因為是定時拍攝的關係
基本上就可以透過多拍幾張
合成時避免強光或行人之類
缺點
- 疊圖
這方法是必須進LR或PS等後製處理軟體進行疊圖 - 運氣差
視角與構圖固定,但像螢火蟲這麼活潑好動,不在鏡頭視角範圍內,勢必得移動與調整,但疊圖就會比較困難,甚至放棄
事前準備
腳架
自己準備Marsace A15i
換過雲台的GIZOMOS GP-01ST(上面那張圖中間那顆後來直接拿掉,直接裝雲台)
還有額外支援的Benro的腳架
基本上腳架穩就好
根據器材重量
在穩定與輕巧之中取捨腳架
不過在拍攝螢火蟲
都不太需要完全撐開腳架(不需要太高)
只要不是太差的腳架
都能穩穩的
對焦
在黑暗中
我相信再怎麼強的自動對焦系統都無法使用
我個人有幾個黑暗中對焦的方式
- 對焦尺
有些鏡頭身上有對焦尺
或者機身內建顯示對焦尺
根據你自身的估測或者天黑前試拍幾張
可以看到對焦尺對應到的距離
記下這個距離,下次要拍的時候轉到那個對焦尺
記得要切換到MF模式 - 任意對焦
如果構圖需要某個距離可以隨意找一個遠處有任何可以讓你對焦的物體
進行半按快門
等到和焦指示燈亮起就可以放開快門
切換到MF對焦模式
不要動到對焦環與變焦環
再進行拍攝 - 泛焦距離
如果是使用焦距短的鏡頭
泛焦就是你的得力助手
超過泛焦距離都是準焦範圍
當然長焦也可以用
但泛焦距離都太長
關於泛焦的定義
可以來看這篇
光圈
基本上
拍螢火蟲都是用最大光圈來拍
如果鏡頭最大光圈畫質表現太差就不建議使用
不過先求有再求好
還是先把手上有的最大光圈鏡頭拿來拍吧
就算kit鏡F3.5/F4都可以試試看
焦距
像我這次是用
Z6 Nikkor 24–70 F2.8 S + Nikkor 50 1.8 S
D7200 Sigma 18–35 F1.8
XT1 56 F1.2
依照個人使用習慣選擇焦段
我的經驗大概通用就在等效24到70之間
太廣角會使得螢火蟲太小
太長焦會使得視野太狹小
不過也許這些焦段拍的好,也可能拍的差
就只是螢火蟲賞不賞臉的問題
基本上
攜帶24–70、24、35、50或85都還蠻好上手
個人主推35 or 50
ISO與光線
ISO就很彈性了
我個人的經驗會切換到A檔,固定ISO(關閉Auto)
讓相機去測光,他就會告訴你大概需要多少快門時間
透過相機的估測快門時間
來判斷你的ISO 光圈 時間
後面實戰在分享我的想法
時間
一般來說拍螢火蟲
都會從傍晚太陽未下山前(依據日期每天的落日時間不同)
就到目的地
根據焦段進行勘景看角度
當然熱門拍攝地點例外
上次去拍下午三點半到就快滿腳(腳架佔滿)了…
構圖
這就是根據個人經驗了
以往螢火蟲都是在草叢附近
這時候整體拍起來就會像這樣
說真的這樣的構圖不優
因為螢火蟲的光與葉子的顏色相近
顯示不出對比與差異
所以就會有人帶公仔作為對焦目標
使得螢火蟲發出的光線被虛化
就像下面這張
背景的光點
甚至包含螢火蟲形成的光點就會被虛化
快門線
常見的快門線分成
有線和無線
依照功能分別又分成
簡易與進階版本
簡易的有線版本
很常見
就是一個按鈕
還有往上扣住可以進行Bulb曝光
簡易無線版本
用在單反相機通常都還具備紅外線快門控制器
也就是像家裡的電視遙控器一樣
進階的有線版本
依照商品給的功能而定
通常都有「單張」、「連拍」、「Bulb」、「自拍」與「定時拍攝」
進階的無線版本
與有線版本無異
只是多了要選頻道避免被干擾
不過副廠線材要區分清楚
哪個型號用哪個要查仔細
下一篇來聊聊拍螢火蟲的實戰與後製
您的鼓勵是支持我寫作的動力
以上有錯誤論述
煩請告知感恩